要想尽可能多的拿到归纳概括题的分数,首先要明确两个关键,一个必须清楚了解概括题的作答对象,另一个是保证答案的客观性。前者考生往往都不陌生,通过审题技巧都能够准确找到,但是做到这一点就能拿高分了吗?答案是否定的,本文就在这里跟各位考生分享另一个被诸多考生忽视的误区——忽视客观性。
以2011年河南省考的一道真题为例:根据给定材料7~9,请你分析张悟本事件折射出哪些现实问题?要求:问题全面明确;分析恰当透彻;表述简洁明了;200字左右。
上面这个题很明显是一道概括题,概括的对象是“张悟本事件折射出的现实问题”,落脚点是“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”。所以考生只需要结合材料7到9找出张悟本事件反映的现实问题即可。通过对材料的梳理,发现材料7通过温家宝总理的讲话,点明整个材料的主题思想“弘扬科学精神,提过全民族科学素质”。材料8叙述了“张悟本事件”,并分析了造成该事件产生的一些原因:媒体的炒作,政府部门监管不力,科研人员不热衷于将其学术知识转化为群众所需的、易懂的常识等。材料9提到对我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的结果,反映出我国公民科学素养不高、必要的科学基础知识掌握不足。
准确全面地找出以上要点是考生要做的第一步,然后就要对材料信息进行加工和整理,落笔成文,这个时候,很多考生就陷入思维误区,发挥主观能动性,把很多主观臆断或者引申加入自己的答案中。比如说,材料中提及的张悟本事件有这样一句话:“包括张悟本在内,一些所谓‘神医’‘养生明星’的发迹,固然与其本人骗术高超、媒体包装炒作推波助澜以及政府部门监管不力有关。”这是比较明显的一个问题表现,可以归纳为“政府监管不力”或者“缺乏有效的政府监管”。但是,很多考生在概括这一点表现的时候会概括成:“政府制度不健全、缺乏监管”或者“法制不健全,缺乏有效的处理措施”。我们可以比较一下这两种答案,材料中根本没有对于政府制度不完善或者法制不完善的相关表示。从“政府监管不力”变成“政府制度不健全”是考生们对于材料内容的自我补充,是主观臆断的结果,这样的答案必然不可能拿到相应的分数的。
所以,在此提醒各位即将参加考试的考生们,作答归纳概括题一定要把握住客观性这一原则,也就是说不把自己主观的臆想、引申加入到归纳概括的答案中去,材料中没有的信息一定不能写出来,只有这样,才能在归纳概括题作答中拿到高分。